牛蛙火鍋一直不溫不火,在多數人看來,屬于“弱勢品類”。
然而,在其他品類“門店負增長”的時候,它卻不疾不徐地實現了小幅凈增長。
目前看似火爆的品類,關店越多,從這個角度看,牛蛙火鍋無疑是一片藍海(目前全國僅有2000多家營業門店)。
當然,不可否認的是,牛蛙相對于酸菜魚、烤魚等品類,確實弱勢——他們的關店數都比牛蛙火鍋的開店數多幾十倍。
小品類,盯上的人也少,這就造成牛蛙火鍋的品牌前三名,占了40%的市場。(窄門餐眼數據顯示,牛蛙火鍋門店數前三名分別是:蛙來噠、老佛爺銅爐蛙鍋和蛙小俠。)
品類認知需要切合場景,否則顧客基本無感。
像提到“吃雞吃魚”,人們就會想起宴席、聚會。這就是品類切合場景。
然而,如果弱勢品類沒有場景化和差異化,消費者對品牌基本沒認知,自然很難說服他們。
換句話說,我知道你是做“蛙”的,但你沒有給我一個購買的理由,究其根本——我不知道在什么場景下去買。
所以,對于牛蛙品類而言,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重新建立認知,將產品納入某一或某些場景中。
牛蛙火鍋要“躍遷式創新”
牛蛙火鍋的第二要務是“創新”。
對于弱勢品類而言,由于替代品很多,必須走“躍遷式創新”的路子。
像老佛爺的銅爐蛙鍋,將牛蛙與傳統銅爐結合,讓人眼前一亮。
大眾對于銅爐是有認知的、熟悉的,銅鍋涮嘛,都見過;而且還可將銅鍋一層層碼上去,有蛙又有蝦,外形如塔,取名“托塔天王”,霸氣震撼,給人印象很深。
像之前寫過的“菜系火鍋”,醉碼頭獨創“火鍋+川菜”的形式,開創了火鍋新品類,將川菜與火鍋疊加,顧客有認知,又新奇。
若借鑒“火鍋+場景”的創新形式,那就更多了,在此不再一一列舉。
牛蛙火鍋所幸的是,這個弱勢品類目前尚無強勢品牌,即便前三甲占了40%的份額,市場仍留下很多空白之地。
大海從魚躍,長空任鳥飛,牛蛙火鍋當自強。
食方舟是一個專業設計餐飲店鋪的公司,歡迎有需要伙伴咨詢聯系我們。期待與你共同創造財富。